高考志愿是高考前填还是高考后填

原创:蠐鶽 学习知识 2024-12-06

高考志愿填报是每一个高三学生和家长在高考结束后必须面对的重要抉择。这一决定不仅影响着考生的大学生涯,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道路。对于“高考志愿是高考前填还是高考后填”,各有利弊。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为广大考生及家长提供一些参考。

 一、提前填报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1. **心理压力减轻**:提前填报志愿可以让考生在高考前不必分心于志愿选择,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去,减轻心理负担。

2. **提前规划**:能够让学生和家长提前了解大学专业设置、招生计划以及自身的兴趣爱好,做出更符合个人职业规划的选择。

3. **平稳过渡**:如果高考成绩较为稳定,提前填报志愿可以在考试后立即调整心态,做好进入大学的心理准备。

**劣势**:

1. **成绩不确定**:高考前填报志愿存在一个风险,就是不知道自己最终的高考成绩,很可能在填报时过于乐观或悲观,导致志愿填报不准确。

2. **信息滞后**:高考前填报志愿,考生无法获取最新的政策变动和分数线变化,只能依据往年的数据作判断,这可能会导致误判。

3. **更改困难**:一旦志愿填报错误,由于时间限制和政策规定,修改的机会和时间较少。

 二、考后填报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1. **精准定位**:考生在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绩后,能根据分数线、批次和自身成绩来填报志愿,更加精准地定位目标学校和专业。

2. **信息更新**:考生可以利用高考后的空档时间,搜集和更新各大高校的最新招生信息,做出更为合理的选择。

3. **选择余地大**:根据自身分数,可以调整志愿,避免高分低报或是低分高报的尴尬局面。

**劣势**:

1. **时间紧迫**:高考后填报志愿的时间非常紧迫,往往只有几天或十几天时间,考生和家长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这增加了压力。

2. **情绪波动**:考试结束,部分考生会因为成绩不理想而心情波动大,不利于理性选择志愿。

3. **信息过载**:信息量增多,考生和家长可能会迷失在众多的招生信息中,反而不利于做出最佳选择。

 三、如何做出最佳选择

面对高考志愿的填报时间问题,考生和家长可以这样做:

1. **提前了解**:无论选择在高考前还是高考后填报志愿,都要提前对目标院校和专业进行深入了解,包括招生政策、专业要求、就业前景等。

2. **设定计划B**:考生可以根据模拟考试成绩或自我评估的分数设定两个志愿方案,即高考前和高考后的两个填报计划,以防万一。

3. **心理准备**:无论填报在何时,都要有心理准备适应政策调整和成绩波动,保持平稳的心态,理性判断。

4. **使用专业帮助**:如果实在难以决断,可以寻求专业的咨询机构或者有经验的老师的帮助,减少误区。

综上所述,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时机,虽然各有利弊,但关键在于考生和家长如何平衡信息收集、心理承受能力和决策时间。最重要的是,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都需要在整个高考季保持理性思考,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高等学府和专业方向,为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188金宝搏手机客户端 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蠐鶽 关注

签约作家 .发文32202篇. 被9人关注


评论




Baidu
map